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福建德化县各地自宋至清代生产大量瓷器,现被人称为德化窑瓷器。宋代早期的产品主要是青白瓷,随着技术的不断提高,逐渐发展为白釉瓷。明代白釉瓷瓷质如脂似玉,创造了独具一格的“象牙白”,被视为中国白瓷代表。其装饰工艺主要有刻、画、印花和堆贴印花装饰刻花也称画花。在宋代德化窑烧制影青瓷工艺中普遍采用,它用竹签或篦笔在器物湿坯上刻画各种纹饰,有明显的斜笔刀痕,线条流畅豪放、明快利落。 印花或刻花“两结合...
高24.5、口径5.5、足径5.3×8厘米。壶撇口,短颈,如意形双耳,扁腹,长方圈足,足内有青花“大清嘉庆年制”六字篆书款。青花发色浓重艳丽,追求明代宣德青花的艺术效果。腹部两面桃形 开光,开光内绘蝙蝠、折枝桃纹,组成寓意“福寿”的吉祥图案,开光外上下两侧绘有缠枝花、如意纹及卷草纹等,是嘉庆青花瓷器中的代表作品。 高24.5、口径5.5、足径5.3×8厘米。壶撇口,短颈,如意形双耳,扁腹,长方圈足...
网络配图 玩忽职守罪,指“犯令”,“废令”。所谓犯令是指“令曰勿为而为之”;所谓废令是指“今日为之”,而“弗为”,总之都是违背法令行事。在强调官吏必须“明法律令”的秦,凡犯有“犯令”、“废令”罪者,均负刑事责任。即使已经免职或调任的官吏,也予以追究。此外,还有“不从令”罪,也是对官吏不严格遵照法律行事的惩处。为了使官吏熟悉法律,免于触犯“犯令”、“废令”,《内史杂》律规定:“县各告都官在...
网络配图 在《国家宝藏》第一期节目里,故宫博物院带来一件藏品:“清乾隆各种釉彩大瓶”。得此名号,是因为器身自上而下装饰的釉、彩多达17层。堪称中华制瓷史上登峰造极之物,说明清乾隆年间的制瓷工艺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正如清代文人毛奇龄诗中所云:“君家陈宝世无算,为汝一歌宣德窑。”现下哪怕是淘到一枚宣德窑的残片,也值得拥有者欢呼雀跃了。 著名瓷人、陶瓷文化研究者、作家涂睿...
网络配图 确定合理的关税,与各国进行正常的贸易往来,实现与贸易国互利共赢,这是非常重要的国策,关涉经济和国际政治。《红楼梦》里的这些文字记载,尽管语焉不详,但对我们梳理清初的国家开放和对外贸易历史,从而积极应对当下的诸多世贸问题,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红楼梦》第十六回里,写王熙凤与丈夫贾琏的奶妈赵嬷嬷闲拉呱,扯到贾府的始祖为康熙南巡接驾和王熙凤的祖上掌管海关事务和主管对外贸易...
据赛诺数据数据显示,在OPPO的用户群体中,90后占到了约55%,更年轻的95后更是占到了35%,OPPO已经是名副其实最受年轻人喜爱的品牌。 最近,OPPO R15星云特别版刚刚开启首销就迅速成为当前关注度最高的机型,媒体点赞,用户好评,还让众多时尚潮人也爱不释手。对于OPPO R15星云特别版,有着百万粉丝的高颜值小姐姐@大玉仔直呼“太太太好看了吧”。 一直以来,极...
周穆王时期 1954年陕西长安普渡村长思墓出土 高24.9厘米 口径15.5厘米 器敞口翻唇,束颈,圆肩体宽,兽首耳衔大环,腹部较矮,圈足低且外侈。器以云雷纹为地,肩部间饰穷曲纹与涡纹,腹部饰8组穷曲纹,分界规整。
周穆王时期 1954年陕西长安普渡村长思墓出土 高28.2厘米 口径17.7厘米 器敞口、束颈,垂鼓腹,三袋足,一足侧附长直流。器盖顶有一半环钮,以链与兽首鋬相连。器颈部与盖缘以云雷纹为地,周饰穷曲纹,器流与鋬两侧袋足各斜饰两道平行凸弦纹,向上相交成直角。
如今,随着新零售市场逐步的被一些商业大咖看好,许多企业也纷纷效仿,借助新零售市场,让自身的品牌价值得到很好的推广。从记者了解的信息来看,一些乳制品企业在这方面已经做足了充分准备,正式进军新零售市场。君乐宝,从“百城百会”的线下裂变,到“爱宝计划”的会员转化,再到“育儿顾问”的双证加持,通过这种多渠道发展模式,为代理商、消费者提供专业化、规范化、全面化的服务。 据悉,在“百城百...
周穆王时期 1954年陕西长安普渡村长思墓出土 高25.6厘米 口径14.5厘米 足径8.5厘米 器口呈喇叭状,斜张较大,周缘外翻而平展,中段较细且外鼓,上有扉棱通于圈足。器通体以云雷纹为地,上口饰蕉叶纹,中腰与圈足饰饕餮纹。(撰稿人:闫志)
西周 山西洪洞坊堆出土 通高39.5厘米 口径23.5厘米 器上甑连铸下鬲,甑立耳微外撇,侈口,鬲分裆,足下端作圆柱状。甑口缘下饰带状饕餮纹,鬲体三袋足各饰一饕餮纹。此式青铜甗主要流行于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与商代同类青铜甗相比,此器甑体腹部略浅,鬲体升高,柱足较为细长。(撰稿人:黄一)
西周 通高17厘米 口宽18.4厘米 器呈椭圆方角形,弇口,兽首耳,鼓腹,圈足中部内凹。器盖作拱形,上置两个曲尺形捉手。腹部饰瓦纹,器盖边缘与器腹近口缘处各饰一周穷曲纹。器内铸铭文3行15字:“鲁司徒伯吴敢肇作旅 ,万年永保用。”青铜 出现于西周中期,主要流行于西周晚期,至春秋初期基本消失。 (撰稿人:闫志)
西周 西周中期 传陕西宝鸡出土 通高19.5厘米,口径22厘米,座高6.5厘米 器敞口,鸟首耳,冠部上翘,冠前有一菌状柱,圆目,长嚎下钩。勾状珥,鼓腹较浅,圈足低且外侈,下接镂空器座。器颈部饰顾首龙纹,腹部以云雷纹为地,对饰大鸟纹,长冠拖曳。 器内底铸铭文11行110字,记述了周穆王廿四年九月庚寅之日册命?为“家司马”之事。铭文中年、月、月相、日,时间要素俱全,且作器者之名...
西周 周昭王时期 通高17厘米,口径18.5厘米,足径14.5厘米 器敞口,束颈,鼓腹下垂,兽首耳垂短勾状珥,低圈足,下承四足。足根部为兽首状,口吐长舌,舌尖部上卷以作支撑。器颈部饰带状目云纹,腹部以云雷纹为地,饰方格乳丁纹。 器内底铸铭文2行10字:“□从王伐荆,孚用作□簋。”铭文中“荆”即楚。此篇铭文所云即史书上记载的周昭王南征荆楚之事。(撰稿人:闫志)
西周 通高23.9厘米 口径23厘米 器立耳,敛口,腹部横向宽大,壁斜外张且鼓,底部曲率较小,近平,下承三蹄足 。腹部饰凸弦纹一周,颈部饰窃曲纹,足部上端饰饕餮纹,鼻梁处置扉棱,是西周中期青铜鼎的常见式样。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